
吉林省旅游不只有冰雪,用足冬夏兩種資源拓展四季旅游
鄉村游在疫情后第一個實現正增長,辣白菜地窖成“必看景點”
吉林旅游,不只有冰雪
閱讀提示
近年來,吉林省用足冬夏兩種資源,拓展四季旅游,挖掘鄉村和紅色旅游資源,讓旅游業成為吉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新動能。
“魚米之鄉的秋天”生態游、“西部陽光”攝影游、紅韻“村”光鄉村游……在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吉林各地新近發布的幾條精品旅游線路吸引了眾多游客,人們在切身體驗中進一步刷新了對該省生態旅游和四時美景的認知。
查干湖為什么變遼闊了
水天相接,一望無垠——佇立在查干湖畔,記者的第一反應是驚訝:湖面怎么變得如此遼闊?!
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干旱和水源斷流,查干湖水域面積由400多平方公里萎縮至60多平方公里,水退堿起,魚葦絕跡,一度被稱為“堿盆子”。從1976年開始,當地政府歷經八載將松花江水引入查干湖,使這里生機再現,但水面也遠不似今日之壯闊。
“2013年以來,吉林省又實施了西部河湖連通工程,使查干湖面積(含濕地)日益擴大到508.6平方公里。很多游客都沒想到水面竟這么大,經常發出‘到查干湖來看海’的驚嘆。”查干湖生態旅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孫臣對記者笑語。
與此同時,受益于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等系列生態保護工程,近兩年,查干湖水環境質量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歷史最好水平。孫臣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這里光野鴨就有40萬只左右,“十一”前夕,遷徙而來的候鳥達到274種,比兩年前增加37%。
作為吉林省最大的天然湖泊,查干湖以生態之美散發出迷人光彩,年均接待游客超過250萬人次。
除了冰雪,還有22℃的清爽夏天
從銀裝素裹的長白山,到凝霜掛雪的松花江,地處“冰雪黃金緯度帶”的吉林,用世界級粉雪資源和夢幻般的冰雪勝境征服了八方游客。但吉林不只有冰雪,還有22℃的清爽夏天。
“立足冬夏兩種資源,我們正積極打造冰雪旅游和避暑休閑雙業并舉,聯動冬夏、帶動春秋、驅動全年的四季全域旅游新格局。”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萬科松花湖度假區一向以冬季滑雪聞名。度假區總經理趙蘭菊告訴記者,聚焦滑雪場的夏天,他們策劃推出了20余種山地網紅娛樂項目和各種主題活動,5月山地風箏節,6月青山花海節,7月帳篷露營節,8月山地運動節,9月青山紅葉節,10月航空音樂嘉年華……
作為吉林省旅游業的王牌,長白山也在立足“冰雪”和“避暑”兩大核心資源,全力拓展四季旅游。今年6月,長白山傳奇小鎮內的飛行影院正式投運。置身這家全景包圍沉浸式影院,坐上飛天椅,跟隨海東青直沖云霄,在浩渺云端俯瞰長白山毓秀山河,在呼嘯俯沖中飛越長白山四季美景……
“影院內所放影片,耗時兩年實景拍攝,第一次向世人360°展現了四季長白山的奇幻景致。”長白山傳奇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郝玉忠告訴記者,看完影片,很多游客都想多來幾次,實地領略長白山不同季節的美。
邊陲小村民宿成網紅打卡地
光東村位于延邊州,原是一個以種植水稻為主的邊陲小村,風景如畫,民風淳樸,一直較好地保存著朝鮮族傳統風貌。依托獨特的農業、生態、人文優勢,近年來,該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積極招商引資,建設特色民宿,漸漸成為遠近聞名的“中國朝鮮族文化旅游第一村”。
“利用村內閑置房屋,我們一期建成60戶不同主題風格的民宿,讓游客全方位體驗原汁原味的朝鮮族文化風情。”吉林銘睿旅游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麗娜介紹,經過潛心經營,光東村民宿已成網紅打卡地。
69歲的方順烈,是光東村老年舞蹈隊隊長,時常帶領村民為游客表演,演出一場每人能賺50元,“一邊玩一邊就把錢賺了”。去年,光東村接待游客38萬人,旅游收入140多萬元,村集體經濟較2015年增長了5倍。
百年古村金達萊村,同樣搭上了鄉村游發展快車。“如今,村里辣白菜品牌遠近聞名,辣白菜地窖更是游客必看的景點……”村委會副主任玄元極告訴記者,通過采取“旅游+企業+農戶”的市場化運營方式,村民年增收8000元至1萬元。
肥沃的黑土地、濃郁的關東風情,賦予了吉林省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記者從省文旅廳獲悉,鄉村旅游是疫情后該省恢復最快、第一個實現正增長的產品業態。
今年,吉林省又出臺了《關于推進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并啟動鄉村旅游“十百千萬”工程,旨在打造鄉村旅游“升級版”,將吉林建設成國內知名的鄉村旅游目的地。本報記者 彭冰 柳姍姍
- 下篇 / 武漢榮獲2021世界智慧城市(中國區)大獎
- 上篇 / 首次出征即霸氣奪冠 凱普特星云成大海道隱藏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