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老年之家”讓農村老人安度晚年
近年來,青海省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通過向社會力量購買養老服務在農村推廣“老年之家”,聘請專業人員對農牧區失能特困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助餐、助醫、代辦服務以及精神慰藉等基本居家養老服務,讓他們“養老不離村”。
中午11點半,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日月藏族鄉小茶石浪村65歲的村民李桂英帶著兩歲半的小孫子來到村里的“老年之家”,在這里她只需交一元錢就可以就餐,飯后還能和村里的老人一起下棋聊天,打發白天的閑暇時光。
由于子女長年在外打工,李桂英和老伴還承擔著照顧孫子的責任,老兩口常常精力不濟湊合飲食。
“如今在村里就能吃熱乎飯,有貼心人聊天,生活開心多了。”李桂英說。
李桂英是我國日益壯大的老年大軍中的一員。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3.26%。老齡化現象在邊遠西部省份也日漸顯現。截至2017年底,青海省60歲及以上人口為72.8萬,占全省總人口的12.4%。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隨之而來的老年人供養問題在社會保障體系相對較弱的農村顯得更加突出。
“‘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是許多農村空巢、獨居老人的生活狀態。”湟源縣民政局社會福利辦主任袁啟功說,過去農村養老是以村為單位,利用廢舊校舍,采取鄰里間幫忙、互助的形式,搭伙吃飯,為部分困難老人解決養老問題,但是“保障不夠穩定”。
近年來,青海省民政部門持續推進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提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發展軟環境和軟實力。
目前,湟源縣已建成34個農村“老年之家”,部分“老年之家”還開展“代養”服務:對80歲以上的困難群眾由代養服務員進行24小時照料。對于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每個月3至4次免費家政、洗護、康復等服務。
81歲的獨居老人賀文智目前就入住在日月藏族鄉“老年之家”。他和另外兩名老人住在一個三人間里,房里配有電暖氣和網絡電視。代養服務員的休息室就在隔壁,24小時值班。這讓賀文智老人非常安心。
“在這里一個星期不吃重復飯,晚上還有人聊天,比自己一個人在家里強多了。”賀文智說。
- 下篇 /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希望中美之間撥開云霧
- 上篇 / 淮河行蓄洪區相關規劃和建設總體方案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