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長春善滿家園創辦人胡艷蘋助殘28年 終讓殘障人士技能加身改變命運
11月中旬的吉林長春已經降下初雪,但嚴寒的天氣絲毫沒有影響到善滿家園里眾多殘障人士的工作熱情。他們在善滿家園創辦人胡艷蘋的組織下,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和香甜的糕點,用雙手創造著生命的價值。
善滿家園位于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目前這里除了有接受技能培訓的殘疾學員,還生活著52名智障人士,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被收留的流浪者。
胡艷蘋第一次與流浪的智障人士結緣是在1992年,她在機緣巧合下收留了一位智障人士。胡艷蘋的本意,是出于善心把流浪的智障人士接到家里,讓他們得到一份關愛。
此后的28年里,胡艷蘋延續了這份初心。她陸陸續續收留的智障人士達到一百多位。為此,她在2011年成立了善滿家園智障人康復托養中心,為他們提供康復、培訓等課程。
殘疾人士學到了技能,為讓自己更好地融入社會奠定了基礎。 柴家權 攝
胡艷蘋的善舉也得到了當地官方的支持。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殘聯和九臺區委區政府以“公民結合、產權明晰、功能完善、運營有序、務求實效”的原則,通過以購買服務的形式與善滿家園有機結合打造了集康復、教育、培訓、就業、托養于一體的殘疾人扶貧助殘全鏈條融合發展新模式,并于今年成立了九臺區善滿家園殘障人綜合服務中心。
至此,一些患有肢體殘疾的人士也紛紛走進善滿家園“求學”。這些人中,最小的只有12歲,最大的53歲。
胡艷蘋表示,一直以來,部分殘障人士在完成義務教育之后仍無法就業,只能回歸家庭,導致曾經掌握的知識被逐漸淡忘。在善滿家園,義務教育之外,還增加了一些技能培訓項目,為他們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實現就業奠定基礎。
柳編、彩繪、草編、工藝品創作……秉持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胡艷蘋推出了多項符合社會需求的技能項目供大家學習。
據了解,通過與社會企業進行對接,從善滿家園走出的殘障學員獲得了不少穩定的就業崗位,不少人也因此成功脫貧。
患有小兒麻痹的徐國輝便是其中的一員,他從零基礎開始學習雕刻技術,經過苦練如今大放光彩,很多顧客都對他的作品贊賞有加。“現在已經不是脫貧的問題,我想要達到的目標是致富。”
胡艷蘋介紹,今年在長春舉行的中國—東北亞博覽會上,很多殘疾學員制作的作品大受歡迎,不到兩天時間就銷售一空。
目前,善滿家園開設了以輔助性就業為主的善滿烘焙坊,已經讓23名殘疾人實現穩定就業。在這個基礎上,善滿家園又在九臺區打造了烘焙連鎖店,運營后可為殘疾人提供30個穩定就業崗位。
胡艷蘋表示,未來將繼續整合社會資源,通過了解企業用工需求開設專項技能培訓,幫扶殘疾人實現就業夢。“誰不想有尊嚴的活著,誰又想只靠低保生存,他們只是沒有屬于自己的機會,我們要為他們創造這樣的平臺。”胡艷蘋說。中新網長春11月14日電 (柴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