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陽縣“土家妹”編織草鞋帶鄉(xiāng)親共同致富
“我很高興能讓手工草鞋‘煥發(fā)新生’。”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大堰鄉(xiāng)曉麻溪村的張祖玉說,今年“十一”,她編織的五彩草鞋,受到了眾多網友點贊。
張祖玉今年31歲,由于父母身體不太好,為減輕家庭負擔,她很早就去了深圳打工。2019年,患有腦積水的母親需要做開顱手術,為了照顧老人,張祖玉辭工回到了長陽。
回鄉(xiāng)后,張祖玉嘗試在網上賣自家的臘肉、香腸等農產品,但因為數量有限,收入并不多。有一天,張祖玉看見父親在家編草鞋,她靈光一閃:為何不學來賣草鞋?遂開始學習草鞋編織技巧。
為了讓手工草鞋既美觀舒適,又有經濟效益,張祖玉經過反復試驗,最終選擇用布繩來做草鞋。她還根據父親的編織手法,制作出一個木架子,既可固定布線,又可統一鞋子的大小,方便快捷。
一次,張祖玉將自己和父親編草鞋的視頻發(fā)到抖音上,贏得眾多網友點贊。于是,她抓住商機進行直播帶貨,“有時一天的銷量近400雙,每雙售價100多元,家里的生活因此得到了改善。”
全國各地的訂單就紛至沓來,僅靠張祖玉和父親兩人編織,遠遠達不到市場需求。她動員起村里的老人和留守婦女,免費教她們編織草鞋技術,再提供原材料,讓鄉(xiāng)親們編織并領取報酬。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村民跟著張祖玉學編草鞋,產量銷量穩(wěn)步上升,張祖玉還申請了營業(yè)執(zhí)照,辦免費培訓班。“編草鞋可以在家照顧孩子,每個月還有兩三千元的收入。”都鎮(zhèn)灣村民李洪益說。
創(chuàng)業(yè)兩年來,張祖玉已達到年出貨1萬雙的規(guī)模,有近20人的團隊,編織的草鞋銷往全國各地,甚至還有國外的訂單。除了發(fā)展電商,她還積極與代理商合作,為全國各地代理商供貨,銷售模式更加多元化。
張祖玉說,未來還想注冊品牌,把手工草鞋打造成旅游商品,進景區(qū)、進展會等,“今后想尋求一些相關的鄉(xiāng)村創(chuàng)業(yè)資金、技術支持,擴大團隊規(guī)模,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讓這種傳統手藝傳承下去。”中新網宜昌10月9日電 (朱延筠 劉俊華)
- 下篇 / 湖北“長假經濟”火熱 文旅娛樂消費成投訴熱點
- 上篇 / 2021國慶5.15億人次出游,你咋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