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10月17日山西受降雨中斷高速公路已全部恢復通行
“截至10月17日,受連續降雨影響中斷的高速公路已搶通32處,全部恢復通行;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已搶通51處,還有26處正在搶通。”18日,山西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郭丙福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山西省災后恢復重建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到10月20日前,預計將搶通普通國省干線公路3處,農村公路40處。
受連續降雨影響,山西多地公路發生山體落石、邊坡滑塌、路面沉陷等地質災害,造成部分公路阻斷、附屬設施損壞。截至10月17日,全省公路累計受損6523.3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受損6.26公里,造成道路中斷32處;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受損993.1公里,造成道路中斷77處;農村公路受災最為嚴重,受損5524公里,造成道路中斷3238處。
郭丙福介紹,災情發生后,各級各部門先后出動搶險人員11.96萬人次,累計投入各類機械3.05萬臺次,投入搶險資金4.23億元,開展應急搶險、搶通保通等工作。截至10月17日,高速公路已搶通32處,已全部恢復通行;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已搶通51處,還有26處正在搶通,影響通行706公里;農村公路已搶通3142處,還有96處正在搶通,影響通行160公里。
“到10月20日前,預計還將搶通普通國省干線公路3處,農村公路40處,確保煤炭等能源物資運輸通道暢通,確保受災行政村至少有一條進出道路暢通,實現農村地區群眾出得去,生產生活物資進得來。”郭丙福說。
“在公路基礎設施搶險修復過程中,新一輪的降水、大范圍的降溫天氣等因素對搶險保通效率有一定影響。”郭丙福介紹,針對此情況,該廳開展公路沿線地質災害隱患排查等工作;開展橋涵邊溝疏通清淤工作,確保公路排水設施暢通,盡快改善修復施工條件;關注天氣變化,落實冬季施工安全防護措施,加大搶修作業力度,確保道路盡快恢復通行。
“下一步在繼續全力做好搶修保通工作的同時,將加強隱患排查,重點關注滑坡、泥石流、塌方等次生地質災害,杜絕因防范不到位而發生事故;強化運輸保障,特別是對于涉及運煤通道的,將優先安排應急搶通;啟動災后重建。”郭丙福說。中新網太原10月18日電 (楊靜 范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