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將于年底開通試運營
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和房山線北延線路將于今年年底開通試運營。這是記者18日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和京投公司了解到的。
據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軌道交通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正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進行建設。目前,北京軌道交通在建線路共計16條(段)、在建里程304.6公里。
今年年底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這兩條重要軌道交通線路開通后,將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服務范圍,豐富和完善軌道交通線網。屆時,北京市軌道交通通車總里程將達715公里。
北京地鐵16號線是一條貫穿城市西部地區的南北向軌道交通線路。北起西六環外北安河,南至五環路宛平城,全線長約49.86公里,設車站30座、車輛段和停車場各一座。其中,16號線北段(北安河-西苑)已于2016年底開通,中段(西苑-甘家口)將于年底開通運營。
16號線中段北起西苑站,南至甘家口站,線路全長約10公里,共設7座車站,包含國家圖書館站、蘇州街站、蘇州橋站、二里溝站4座換乘站。全線采用A型車8輛編組,列車最高運行速度80公里/小時。
16號線中段國家圖書館站是繼西直門站、東直門站和宋家莊站之后北京第四座“三線換乘”車站,將與地鐵4號線、9號線實現換乘。
16號線中段裝修設計在延續首開段概念方案“京廊古韻”穩重大氣的裝修風格基礎上,進行了部分優化及創新。萬泉河橋站設計主題為“西山盛景”,以遠眺西山為背景,結合頤和園萬壽山、玉泉山、昆明湖、十七孔橋等剪影式造型,表現濃郁迷人的西山秋景;蘇州橋站設計主題是“書香滿園”,靈感來源于車站附近高校云集的濃郁氛圍,營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勃勃朝氣;萬壽寺站設計主題為“萬壽迎暉”,表現清代古建筑萬壽寺的傳統建筑之美;甘家口站設計主題為“三里河秋色”,以銀杏元素代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真善美的文化,同時呼應京城網紅打卡地“銀杏大道”。
16號線是一條貫通南北的地鐵骨干線,途經海淀、西城、豐臺三個行政區。16號線中段年底運營后,將與先期開通的16號線北段實現貫通。屆時,從北安河到甘家口僅需49分鐘就可到達,有效緩解西北三環地區的交通壓力,優化城市功能布局,促進區域發展建設。
房山線北延南起白盆窯站,北至東管頭南站,線路全長約5.25公里,共設4座車站,全部為地下站,自南向北分別為:白盆窯站、花鄉東橋站、首經貿站、東管頭南站。在首經貿站、東管頭南站分別與既有10號線、在建16號線形成換乘。全線采用B型車6輛編組,列車最高運行速度100公里/小時。
房山線北延后,線路初期列車運行間隔為2.3分鐘,高峰小時開行26對列車。
房山線北延雖然線路全長僅5.25公里,但施工環境復雜,沿線風險源眾多,線路下穿老舊城區,南四環、西南三環兩條快速路,馬草河、豐草河兩條河流、永豐-京滬鐵路以及在建的地鐵16號線南段等。
面對眾多風險源,施工方提前做好專項設計,做好第三方監測工作,特一級風險源地段采用增加注漿孔的特殊管片加強對于建構筑物的保護,結合監測數據進行信息化施工,將地面沉降數據及對建構筑物的影響控制在最小,保證了盾構掘進及建構筑物的安全。
房山線北延開通后,將增加首經貿站、東管頭南站兩處與中心城線網10號線、在建16號線南段的換乘點,為房山地區及豐臺科技園地區居民提供更多出行選擇,提高了軌道交通出行的可達性和網絡銜接的高效性,對于解決房山新城與主城之間的交通聯系,帶動和促進房山新城以及豐臺科技園地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新網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于立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