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口扶貧團風縣方新灣村 中建三局讓昔日貧困村變“放心灣”
19日,在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方新灣村廣場舞臺上,歌舞、曲藝等一個個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輪番登場,舞臺下鄉親們歡聲笑語、其樂融融。該村黨支部書記方漢兵說,是中建三局對口幫扶讓這個昔日的貧困村變成了“放心灣”。
湖北黃岡市團風縣位于大別山南麓,屬于國家級貧困縣。地處團風縣東北部的方新灣村,山巒起伏、丘陵縱橫,漫山遍野是種植的板栗樹。方漢兵介紹,該村版圖面積3.8平方公里,共有438戶、1568人,但耕地面積僅有1198畝(包括水田1078畝和旱地120畝),板栗種植是當地主要產業,曾屬于團風縣重點貧困村之一,全村2020年末建檔立卡貧困戶達167戶、507人,約占總人口1/3。
“如今的方新灣村已于2019年提前摘掉貧困村帽子,主要得益于中建三局自2015年以來的對口扶貧。”方漢兵說,中建三局推出以產業、就業、教育、消費等組合脫貧措施,推進“造血式”精準幫扶;以一年一度的“全力促脫貧·全面奔小康”系列文化下鄉活動,宣講扶貧政策,凝聚精神力量,激發“自生式”脫貧動力。
中建三局駐方新塆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李恒介紹,五年來,駐村工作隊經過實地摸索,確定了以貧困戶家庭產業脫貧庭院經濟“五個一”(即一群畜禽、一塊菜地、一塊林地、一片果園、一門技術)為核心,協同建筑產業產品銷售的“農業+建筑業”雙線脫貧模式,有效提高產業脫貧的抗風險能力。
在發展方新塆村農業經濟方面,企業近五年累計投入349.3萬元,圍繞造冷凍庫、建電商平臺,特色畜禽養殖、特色水產養殖,發揮特色產引領作用,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推進板栗種植產業發展,協助建立板栗專業合作社,捐贈50畝精養魚池,并與70戶貧困戶簽訂家庭種養殖產業幫扶協議,逐漸形成了產業脫貧多元化、農業脫貧體系化的脫貧格局。
同時,結合企業建筑資源優勢和團風縣產業優勢,全力推進政府+企業+扶貧的運行機制,在當地簽訂鋼結構產品采購定點幫扶協議,拓寬銷售渠道、優化產品加工,目前已完成4.58億元產品采購。
此外,還合理運用以購代捐的幫扶模式,通過企業內銷幫助方新灣村抵御市場風險,每年依托職工食堂,購買牛肉、土雞、板栗等食品,幫助解決農產品過剩問題。截止目前,幫助全村511個貧困村民實現增收158萬,有效保障貧困戶的基本收入。
在文化扶貧方面,扶貧工作隊助力方新灣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集中資源修繕村黨員活動室,為村委組織黨建工作提供活動場所;修建文化廣場,投放健身器材,豐富村民業余文化生活;為學校建立“愛心圖書室”,捐贈校服、文具用品、體育器材、各類圖書、電腦等物資;組織開展“送溫暖·送文化暨方新灣暖冬行動”系列活動,連續5年組織文化劇團、企業職工、村鎮文藝工作者開展為期5天的文化下鄉演出,通過歌曲、舞蹈、相聲等豐富多彩的演出內容、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幫助貧困戶鼓足脫貧致富 “精氣神”。
在教育扶貧方面,分類推進教育扶貧工作計劃全覆蓋。針對該村小學教育資源匱乏,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駐村工作隊先后組織100余名志愿者,攜手方新灣村小學開展教育扶貧,并為他們捐贈臺式電腦、課桌、校服、文具等物品,滿足學習用品需求。每年為貧困戶大學生子女資助學費,確保每一個貧困學子學業有保障。為提升貧困戶農業技能水平,駐村工作隊定期邀請農業專家開展土雞養殖、漁業養殖、板栗種植、茶業種植等專業培訓,通過上門服務、手把手教學等方式,提升農副產品的產量、質量。目前,方新灣村自產板栗、茶油、土蜂蜜等獲得市場認可,今年通過網絡銷售農產品近100萬元,實現“輸血”到“造血”。
19日,中建三局企業高層趕赴方新灣村開展以送溫暖、送文化為主題的2020年“暖冬行動”。企業當天與方新灣村簽訂了總額30萬元的板栗采購協議,并向村里捐贈了10萬元扶貧資金,為村里貧困老人捐贈了暖冬物資,給村里的大學生方平送上了5000元“暖冬”助學金。
“看到昔日的貧困村方新灣成為今天的‘放心灣’,讓人非常高興和感慨。”中建三局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衛國表示,“我們將繼續關注和幫助方新灣,祝愿村子的發展芝麻開花節節高,希望老鄉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中新網湖北黃岡12月19日電 (周俊 徐金波)